新闻资讯 分类>>

蒋建军:瑶族777盛世国际下载林作文化研究

2024-06-26
浏览:
返回列表

  

蒋建军:瑶族777盛世国际下载林作文化研究

  瑶族林作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林作文化在瑶族的发展、变迁、奋斗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与瑶族的生产生活水融、如影随形、息息相关。

  瑶族林作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瑶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瑶族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反映了瑶族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对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瑶族的起源,所论者甚众,持见者各异,在此笔者不予赘言。众论归一,解放前瑶民们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欺压、驱逐,因而被迫在崇山峻岭的密林中生产作业、繁衍生息乃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学者们描述瑶民们的生产生活习性都离不开这形象的八个字:刀耕火种,逐林而居。

  莽莽大山,郁郁苍苍,森林茂盛,绵延不绝。苦难、勇敢、坚强、乐观、智慧的瑶族同胞们依托其宽广厚实的胸怀,利用其丰饶富足的资源,演绎出了波澜壮阔、曲折生动、细腻多元的林作文化。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史上,其贯穿始终的林作文化活动更是与其依托的森林有着同生共荣、密不可分的联系。

  “坎坎伐檀兮,口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口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口之河之口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如同先秦时代的民歌,坎坎伐木声,正是瑶族同胞们生活的常态,生产的缩影。

  瑶族重视植树造林,素有“砍一种三”的习俗。瑶民们营造种植的主要林木是杉木。

  杉木人工林的种植据文字记载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龙泉码价,就是为杉木商品材的检尺和计价而创造的。由于瑶胞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瑶胞们何时开始种杉,至今已无从考证,但他们居住地都是杉木的主要产区,他们既是种杉的主力军,也是种杉的排头兵。因此,推断瑶族种植杉木的历史,应该也有1000余年。

  种子是育苗、造林的基础。古代人对杉木采种很重视,文献中记述较多。清爱必达《黔南识略》载:“杉约十五之年始有子,择其子乃为良,裂口坠地者弃之,择木以慎其选也。” 对杉木采种的对象都有严格的要求。《三农纪》也载:“白露时收杉球,晒盛蒲蓝中,令球乾,打落子”。

  杉木类型很多,按叶的色泽、球果及其苞鳞特征、 树冠、树皮的特点等,可划分出多种类型。如按叶色可分黄杉(又称油杉、黄枝杉)、灰杉(又称糠杉、芒杉、泡杉等)和线杉 (又称软叶杉、柔叶杉)3类。按树冠形态,可分密冠型和疏冠型。采种须选择15~3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于“寒露”到“立冬”间采摘成熟的球果。然后摊晒、脱粒、除杂、去瘪,得到较纯的种子,适当晾干,放通风干燥处贮存。杉苗喜疏松、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各种育苗技术措施,包括圃地选择、整地、播种、种子出土后的苗期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需从培育规格苗出发。在4、5月前苗木幼嫩时期,要提防发生猝倒病,除在整地作床时注意土壤消毒和适当早播外,还应注意排水防旱,以利保苗。6~9月后,苗木生长进入盛期,要适时遮荫、追肥、灌溉、松土除草、间苗、定苗,并继续注意抗高温干旱、排水和防病。10月以后,苗木生长趋于停止,形成顶芽时停止施肥和灌溉。为提高造林成效,要选择壮苗出圃造林。插条造林用的插条,以选火苗(炼山后伐根上抽出的萌条)为好,要粗壮端直,顶芽饱满,针叶密生而坚韧,侧枝少,长度一般为30~50厘米。截取插条要快刀斜劈,切口斜面应与插条顶梢的倾向相反。扦插时间以立春到清明、形成层开始活动时为宜。插入土前先用铁制或木制插杉锥引洞,插入时苗梢向下坡,切口斜面向上坡,深度以插条长度的1/2~1/3为宜。壮苗是长成良材的基础,古代人对杉木造林的苗木要求很严格。明邝?《便民图纂》载:“三月下种,次年三月份栽”,提出用一年生苗木造林。《三农纪》则载杉“苗高一而尺许,……移植,畦边生及独根者难长,须得畦中多根者易茂。”指出杉苗不仅要有一定的高度,还须发达的根系,才能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好。这些方法,也是瑶胞们口耳相传的林作经验。

  瑶胞植杉很注重造林地的选择,在杉木分布区内很强调林地的土壤条件。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对杉木的林地选择载:“杉?不宜水壤,种之亦发,然挺茂不久即焦枯也”;明王象晋《群芳谱》亦载:“江南宣歙池饶等处,山广地肥,堪插杉苗”;清包世臣《齐民四术》载:“杉宜小坡沙软土”;清《三农记》中有杉“土肥处宜长,忌水浸”的记载。以此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包括瑶胞对杉木造林地选择是很严格的。

  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宜综合考虑气候、 地形、 岩性、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慎重选择造林地。一般选在水湿条件比较优越、土壤深厚、疏松、植被高大茂密的山腹、山脚、山洼、谷地及阴坡各种形式的混交林,以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地力,也可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扩展。杉木幼树对杂草灌木竞争能力较弱,造林前要细致整地。 瑶胞对造林地清理的传统做法包括砍山、炼山及挖山 3道工序。砍山是将造林地上的杂木野草沿等高线,由上而下全部砍倒、晒干。此道工序除雨季外,全年均可进行。炼山是劈山后用火烧的方法清理造林地。挖山即整地,习惯上采用全垦整地,炼山后随即进行,以免灰分流失。

  杉木有栽植实生苗、分蘖苗及插条造林 3种方法。栽植造林成活率高,早期生长快,后期衰老晚,是汉族林区主要造林方法;插条造林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后期生长迅速,笔直通梢,树型优良,是瑶胞们喜用的造林方法;分蘖造林不仅来源少,造林效果也不及上述两种方法,很少采用。由于瑶胞们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插杉造林,这里就主要描述一下插杉造林的方法:

  文献中最早提及插杉是南宋时朱熹《中峰杉径》的植杉诗。南宋诗人楼钥在《次韵十诗?即事》也有“旋插杉枝蔽晓曦”的句子。元《王祯农书》引元代以前的《事类全书》载:“插杉用惊蛰前后五日,斩新枝,掘坑入枝,下泥杵紧。相视天阴即插,遇雨十分,无雨即有分数。”强调春季阴雨天取杉枝斫坑插杉成活率高。

  明《汝南圃史》载:“农历萌?将动时,先把肥嫩发枝取下,斩长尺许,每条削成马耳形状,即以杖刺成穴,深五六寸,以花条插之。”此方法与瑶胞的插杉方法基本相同。清《广群芳谱》载:“芒种时,截嫩苗头一尺二三寸长。先用尖橛一把,舂穴,勿翻转原土,将苗插下一半,筑实。” 清《致富全书》对插杉整地载有:“山中植者,斩伐后放火烧山,驱牛耕转,则火炭压下,土气渐肥,然后插种。”指出先炼山整地,再插杉造林。清《齐民四术》载插杉“以杖刺地作孔,插杉枝深七、八寸,下细土,松筑,以水浇之。”指出插杉后坑要紧,浇定植水。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述大别山区插杉造林的方法:“所取根间嫩苗,断而插之,生活最速,有根者反逊。”指出插杉较植苗者生长快。以上均对插杉的操作技术和插条的规格、时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杉桐轮作是古代南方杉木产区林农经营杉木林的传统习惯,从明代就开始出现,而瑶族同胞对此方法运用最为纯熟。明弘治撰文记载:“桐子树,其子可取油,凡栽杉必先种此树,以其叶落而土肥也。” 岭南瑶胞最先创造了杉桐轮作、针阔混交的科学种植方法。首先,林地垦复后,点种油桐,油桐迅速生长,三年后即可开花结实,且冬季落叶,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桐树生长三、五年后,插种杉木,夏秋季节桐树叶以蔽荫,能提高杉苗的成活率,有利于杉木幼树的生长,油桐树寿命短,7、8年后就自然衰退,此时杉木已长大。同时还省去杉木幼抚的开支;最后有少数桐树留在杉木林中,形成针阔混交林,还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主要步骤如下:伐木后烧土灰作肥,即行垦地,开春种植小米等农作物,秋后翻地过冬,初春碎土整地,准备插杉。三月栽树后,于林地苗行间,间种苞谷两季,注意行距,勿使苞谷须根伸入杉苗窝内。中耕苞谷,亦为杉苗松土,加覆表土于根部。秋收苞谷,将茎叶积于杉苗上侧,腐烂为肥。同时,还可间种红薯、脚板薯、芋头等粮食作物。杉粮间作既提高了单位木材产量,也为瑶胞们提供了果腹之食,有一举两得之功。

  明崇祯年代里,江西遂川县五斗江郭维经父女,依据杉条木围径和长度,创制“龙泉码价”尺码表,从围径二尺至五尺,以五寸为一级,码价以二为公比,三尺为一两,五尺为十六两,乘以两的时值,即得出价格。郭氏女嫁泰和县马家洲木商萧某,萧家父媳(即郭氏女)又及于清初改以围径一寸为一级。 为了适应小径级杉木丈量的需要,后经历代人的修改,龙泉码价盛行于长江流域各个杉木产区,岭南瑶胞也普遍采用此法对杉木检尺计价。因为龙泉码价做到了按码计价,大材优价,小材小价,劣材低廉,保证了杉农的经济权利,所以客观上调动提升了山区杉农及瑶胞种植杉木的积极性。

  湖南作为杉木的中心产区,杉木是山民谋生之本,种杉业很发达。明朝末代清初湖南浮现辰州、道州、九嶷、茶陵、祁阳、安益等杉木林区,清朝中叶往后浮现江华、会同、武冈、汝桂、蓝山等杉木林区,还形成三个差别起源的全国性典型杉木林区,即:江华水口插杉林区、会同广坪实生林区和祁阳金洞萌芽林区。《永州府志》记录永州府是“山农田少,多植桐、茶、松、杉,以资食用。”《祁阳县志》载“县境自归阳以上各乡杉木一望植物浓绿。”《会同县志》载会同县洪江镇经销杉木的商人会馆有十几家,江西街上游原神木场“上下三十里,杉?结连停泊,相属未定”。

  综上所述,瑶族人工栽培杉木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在持久的生产实践中,杉木的育苗、插条、萌芽更新等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浮现了全垦炼山、杉粮间作、杉桐轮作、纯林种植等栽培方式,形成了实生、插条、萌芽等栽培起源的更新方式。

  在栽杉实践中,我国古代农人积累和创造了丰富的植杉经验,留下了宝贵的技术史料,另外一些植杉造林诗,既总结了古人的植树经验,也对今天的生产实践仍然具有指导作用,同时还为植杉

  瑶族同胞对伐木有着一套口耳相传的严格工序。伐木前,要检查树冠有无挂枝,周围有无危及安全的迹象,判断好树倒方向,清理好被伐木周围的场地。树倒方向有“迎门树”的,必须提前伐倒。伐时要先砍下楂口,后砍上楂口,下楂要抽片,上楂要留丝。要利用推树工具控制树倒方向,倾斜时要高喊三声,喊出树倒的方向。严禁用树推树或连倒砸树的方法伐树,对伐而未倒的树,必须推倒后才能离开,避免伤人。用弯把锯伐木,要单膝跪地操作,但不准坐地伐木。在长期的伐木实践中,瑶民们总结出了“四斧一锄一钩”的作业组效率最高,即四人四把斧子子砍树,一人一把锄头挖开地上的草蔓灌丛,另用一人一把钩子钩扯将倒的树木,使之向顺山坡的方向倾斜,谓之“顺山倒”。同时要防止抽心、破蔸、皮裂,损害木材质量。树伐倒后,根据伐区地形,要打好“排山”,利用树蔸和伐区的剩余物做好马桩,然后将伐倒的木材向“排山”集中,三人一组,一人搬运,一人发送,一人收档,俗称“赶毛筒”。“赶毛筒”后打枝伐皮,杉元条打枝,先除顶梢,保留副枝一盘,以利抽浆。伐皮从尾径6公分下伐,由上而下,削平栉子。大的则须断筒,否则搬运不动。杉类一般是夏剥皮冬砍伐;松杂则在头年10月至次年4月间进行砍伐。

  先是人背肩扛,但苦于效率不高,后来瑶民们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使用滑道运材。即沿着山坡、洪路,修成槽形滑道,将杉条等木头放入其中,利用木材本身重量和惯性,使之下滑前行。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陆续有了拖厢、木拉车、板车、小火车、汽车、空中索道等运材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拖厢作业,这是瑶民们的独特发明。木材砍伐后,要从伐区将之集中到路旁或溪河边,仅靠人的肩膀运力实在有限,于是便利用杉条架设厢桥,用藤蔓捆绑固定。搬运木材时,利用杠杆原理,只须两人一组抬起木材的一头,就可在厢桥上将木材拖行到目的地,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单漂流送,瑶胞俗称“赶羊”,意即将一根根的木材推入水中,像牧人赶羊一样即可将木材放送至目的地。单漂流送前,必须对有碍流送的河段进行整治,移开卡位的石头,在弯道处修挖简易的土路,以便人员站在路上用工具随时可以拨开卡住的木头使之继续顺水漂流。

  二是筑堰放送。木材采伐下山,随洪道溜至山脚,聚于溪沟小河边,进行流送。问题在于,溪沟小河边的水流往往不大,这就得筑堰放送了。方法是,将小河沟两边用石头围拦,中间用木头做成闸门,等水位涨高后,再突然开启闸门,使汇聚的较大水量一齐泻出。这时,瑶胞们赶紧将木头推入水中,使之顺利地抵达山外。

  三是扎排运送。最先是扎小排,瑶胞们将五、六根杉树用藤条捆扎在一起,用竹篙掌握方向撑送。后来发展到捆扎几十上百根杉木变成大排,可以在大河流送。至清末民国初期,又发明了连子排。瑶胞及沿河的山民们,将几张木排交叠在一起,头尾相连结成长串,扎成连子排,排工可以在上边盖起简易窝棚,晚上轮流睡觉,白天还可生火做饭。连子排的问世,使得排工可以依托大江大河,直接把木材运送至大城市,既能及远,又数十倍地提高了运送能力。据资料记载,清光绪三十三(1837)年,江华瑶胞用连子排运送的杉条首次在南京的上新河市场销售,其后又陆续运至武汉、九江、镇江、上海等地销售,“江华条子”广收欢迎。

  瑶胞们“靠山吃山”,所获取的林副产品非常丰富。除日常自用外,早在明、清时代,瑶胞们就有茶叶、茶油、桐油、香菇、药材、竹木制品(桌、椅、盆、桶、箩筐、斗笠)以及藤篮、藤篓、草席、箭杆等上市。

  香菇,多产于林区深山老林和采伐后经过炼山的残筒木段上,原先是一种纯自然繁殖的林副产品,后来经过人工繁殖,产量大大增加。

  笋干,所有瑶族林区均有出产,而且产量高,耐贮存,远销全国。笋干根据加工方法可分焙干和晒干两种。

  松脂,是瑶族林区的一项主要林副产品。由松脂提炼成的松香、松节油和利用老松根提炼的松焦油,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松香、松节油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山苍籽油,是制作驱风油、风油精和各种香皂、香水的化工原料。瑶族山区有丰富的资源,产品全部供外贸部门出口创汇。

  厘竹,是利用瑶族山区丰富的野生苦竹、箭竹等通过刮皮、磨光、晒干制作成产品。主要用于外销西欧、北美及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和地区,供编制庄园、别墅、住宅篱笆,花卉、瓜豆支架以及滑雪运动会的赛场标志竿使用。

  草、木本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尤其发展木本中药材的自然条件较好。目前,仅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山区的厚柏种植量就达十万亩。 但民间瑶医用药主要是草药,有即采即用的习惯。

  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民谚:“瑶人打野猪,见者有份。”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瑶族狩猎文化的精髓,即讲究团队精神,平等协作,无论长幼、体力、经验,功劳大小,所得猎物一律平分。当然,这句话指的是围猎协作,如果是个人用夹、套、陷阱等手段捕获的猎物,“见者有份”的原则并不适用。

  湘南瑶山流行的《梅山书》和《打铳书》,虽然有比较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的狩猎文化。兹摘录几则,聊备一观:

  藏身术和藏铳咒。瑶族猎人出猎时,为避鬼怪骚扰,出门时念藏身咒。“弟子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鬼不知,世上都不知。存变吾身,化为梅山法主镇岗将军正身。”另念藏铳咒。“存变此铳一把,寄在梅山坛内以藏,神不见,鬼不知。”猎人试图通过念咒和化符录将自己的血肉这躯和猎器隐去,使山神鬼兽看不见。

  藏身术。猎人出猎时,为避鬼怪骚扰,出门时念“藏身咒:弟子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鬼不知,世上都不知。存变吾身,化为梅山法主镇岗将军正身。”“藏铳咒:存变此铳一把,寄在梅山坛内以藏,神不见,鬼不知”。试图通过念咒和化符录将自己的血肉之躯和猎器隐去,使山神野兽看不见。

  诱惑术。山中围猎时行诱惑术,念“等堂咒:弟子坐一坐化为青山花树,到此山中野猪,化为蜜蜂来我花树采花受铳倒死”。开弩堂时念“弟子用大金刀砍开此处化为肥猪壮羊,左边有猪气,右边有养气。日日来到,夜夜来吃。”诱惑野兽入猎圈。

  变身术。为壮大自己的力量行变身术,通过符咒,使人或物发生变化。“弟子上山,左手化为铜钩,右手化为铁钩,脚踏柴头化为丝茅,脚踏柴头化为棉花。逢蛇不开口,逢虎不现身,放刀不钩身,逢蜂不现针。”以求逢凶化吉。

  收魂、飞肉术。猎物到索中铳下倒死了,要行收魂术和飞肉术。因为它的魂魄还在游荡,山神还在拖扯猎物,必须立即用“五百蛮雷打死”、“收到山牛鹿麂、野猪山羊三魂七魄、七魄三魂,押在梅山坛内不能动作”。之后,再行“飞肉术”:----“此肉化为七宝沉香一片,飞在白鹤背上往别方,飞去梅山会内香炉之中化无踪”。

  术。久未获猎,猎手发《五方票文》《北帝纠察文》,对山精石怪威风凛凛地行捉拿之术,声言“玉皇上帝圣旨、秦始皇律令、钦差主兵、梅山将军、玄坛赵元帅,统集东方九夷兵,南方八蛮兵、西方戎狄兵、北方五狄兵,……持戈挂甲,奋勇扬威,进到▲山,锁捉山精石怪,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即刻到坛听吾嘱咐,不许隐藏王斑花豹一切兽类,火速自投弩箭倒死。”

  诅咒术。咒野兽“双来双倒死,单来单倒死,血流满地,黄泥塞眼,千里来到弓中死,万里要到索中亡”、“有眼观天,无眼观地。”

  从以上巫术中,我们看到的是梅山神信仰与猎事活动中体现出的浓厚的原始宗教元素。施行巫术时,举手是符,动步成罡,出口皆咒。巫术与猎事相依相伴,无不张扬演绎着强烈的征服自然、征服野兽的超自然力量!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的 “巫术,这个学眼本身就好像充满了魔力,在它的背后代表着一个神秘莫测光怪陆离的世界。

  下面再谈谈由狩猎活动衍生而来的“瑶族打猎操”。此操不但运动量大,而且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它是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古朴、传统的体育表演项目。

  相传在很久以前,瑶族人民经常迁徙,过游民生活。他们生活之围,多为高寒山区,长年四季,身挎猎枪,手牵猎狗,于密林之中,以狩猎为生。“打猎操”,正是反映了瑶族祖先的狩猎生活,再现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剽悍刚劲的性格。

  瑶族“打猎操”,自成一体,独具一格,代代相传,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打猎操”原有12个套路,每4个套路为一段,打一段,休息一次,分三次打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升华,经过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使瑶族“打猎操”更简炼,更富有精华,已整理成7个套路,即浑厚有力的“围熊操”,轻快敏捷的“蚂蚱操”,欢快跳跃的“生产操”,快速灵活的“驱猴操”,轻松明快的“牧羊操”,威武雄壮的“打虎操”,刚劲优美的“野猪操”等7个套路。表演时,运动员手、脚、眼、脑、身并用,并熔跑、跳、击、劈于一炉。它以棍棒为道具,由12名青年男女演出。每个运动员,手持一根6尺长木棍,踏着细鼓的节拍,和着牛角的

  声,时而进行双人对打,时而进行4人对打和8人对打。动作整齐而古朴,刚劲而有力,由慢到快,不断变换队形和步法,表现了瑶族人民狩猎时的英勇豪迈气慨。

  “打猎操”进入高潮时,小伙子腾空而跳,棍棒像闪电交击,模拟深山打猎情景。“嘿!嘿!嘿!”的号子声,铿锵有力,场面威武雄壮,生动地展现了瑶族先民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狩善猎的英勇性格。

  衣即服饰,而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不同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从而形成不同的服饰风格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瑶族是个山地民族,“刀耕火种,逐林而居”是其生活常态。其服饰文化的形成与林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联。瑶族山区面积广大,土质松软,水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发展。瑶族人民主要从事林业和狩猎活动,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属典型的南方农(林)耕经济文化类型。南方农(林)耕经济文化反映在瑶族服饰上,表现为瑶民常着衣裤、衣裙等短装,以便攀援和行走,服饰以轻便、迅捷为主要特征。瑶族衣裙短窄轻薄,衣裤(裙)季节变化不大;讲究头饰,不注重鞋帽等等,均与南方湿热的气候,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猎,丘陵稻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一切所有的民族的艺术,……是往往和那个民族经济立于最密切的因果关系之上的”。诚如斯言。

  瑶族男女喜着“斑斓衣”,其制裁皆有尾形,装饰上,曾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这些都是盘瓠图腾崇拜的显著特征之一。

  瑶族服饰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等处绣上五彩的图案纹样。传说中的盘瓠就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在服饰上绣五彩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

  瑶族男女老少都有缠头巾、扎绑腿的习惯。其缘由,通常的说法是来自瑶族民间的一个传说: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白天是只龙犬,晚上变成美男子。有一天,三公主要求盘瓠变成人。盘瓠于是建议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三公主按盘瓠的吩咐去做。可蒸到六天六夜时,三公主担心蒸久了会把盘瓠蒸死,于是迫不及待地去揭开蒸笼盖,发现盘瓠果然已变成人,但蒸的时间不够,盘瓠的头上、腋下、小腿上的毛未脱落,就只好把有毛的头、小腿缠裹起来。

  传说固然优美曲折,却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而我们将这些装束与瑶胞们所处的林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装束是林地作业所必需的。森林中乱藤缠绕,芭茅丛生,蝇蚋飞舞,蚂蝗遍地,只有将头面和腿脚包裹严实,才能安全自如地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生产作业。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盘结于头顶,男子以青布扎头,妇女则椎髻插簪佩带银饰,以示敬祖。这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的反映。在瑶族的传统观念里,玉帝是天皇、盘皇是地皇、现实中的帝王是人皇。反映在服饰中往往构思着不少天、地、人的图案。这是瑶族多神信仰的原始宗教的最好例证。

  审美符号在瑶族服饰中运用也很多。如造型美一方面体现在男子服饰具有朴实、精干的阳刚之美,象征精悍刚强的性格;女子服饰具有俏丽多姿的婀娜美,象征温柔能干的素质。另一方面表现为瑶族女子头上各种极为讲究的头饰,其造型大多含有深刻的审美象征意义。瑶族服饰上的花纹图案,都以红、蓝、黄、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织、绣、挑、染等工艺制作,构思精巧,造型简练,美观大方。

  瑶族男装,衣裤用青色或蓝色士林布缝成。上衣大多是矮领,对襟,领口、襟边、袖口及下摆饰有挑花花边。男子喜将围巾缠于腰上。劳作时,身后常挂有砍刀,腰间挂硝药筒和旱烟袋等。男子喜穿大裤头裤子,长过膝,下扎绑腿,脚蹬草鞋。

  从瑶族女性的服饰中,我们也能看出林地环境与林作经济派生而出的因果关系:

  高山瑶女式服饰盛装时,前额顶上饰长方形银片,头后披珠穗及彩色丝绦。穿大襟青色上衣,外罩宽边背心。胸前挂长方形挑花或织锦。腰系及膝围裙。衣的后摆左角掖于左腰间,裤的式样与男性基本相同。便装时,头顶方形头帕,上穿深色大襟便服,胸挂长方形织锦,腰扎饰有大边的围裙,裤同男式。

  平地瑶女式盛装除头饰十分讲究外,其上身穿绣花蓝士林布衣,腰扎大而长的红布腰带,下揣扎绣花带裙。女子平时装束是:头顶家织方格头帕,穿大襟无领上衣两件,衣长及膝,里衣为阴丹士林蓝布,外衣为淡绿花。下穿青色长裤。脚穿尖头船形布鞋。这些穿着,显然有着防蚊虫叮咬和防草刺挂割的功能,也能窥见林作文化的堂奥。

  此外,瑶族服饰围兜上常绣有花卉、鸟兽及其它祈福保平安图案,生动有趣;背兜上常用挑花、刺绣、织锦、贴花等各种工艺制成,图案多采用麒麟送子、喜鹊含梅等吉祥图案,反映的多是山林秀色,林作景观。

  瑶族一日三餐,一般分为两饭一粥或两粥一饭。不过,高山瑶不喜食粥,而平地瑶却酷爱粥食。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高山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的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烤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江华的高山瑶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在家或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各地均有独具一格的风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扎等,江华瑶山的“十八酿”已成为一组风味独独特、享誉八方的美味佳肴。

  一是自给自足,材料多用自家生产的粮食。瑶族人住在山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常生活需要都是自产自足,如豆腐,就是用自家种的豆子作为原料。炒米、油果的材料为糯米、小米,也是自家所种。肉类菜品更是以自家所养的猪、鸡、鸭等家禽和山间野味制作,无海鲜产品(瑶族聚居区离大海很远)。瑶族人的饮食见证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

  二是菜肴盐味厚重,薰干耐陈。瑶族人所居住的环境,都是高山荒地,一出门就需爬山,山区环境艰苦,劳动消耗体力大,所以瑶族人的饮食喜欢味道浓重,或咸或甜,这样有利于补给身体所消耗的能量。而且还有“干”的特点。为了防止荒月,也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之因,瑶族人的食品一定要耐陈,就是要放得久,如肉类,多用盐渍薰干或油盐腌酢之法,久不变味。

  三是喜喝浓茶。瑶族人所居住的环境为深山荒僻之地,山丘绵亘,气候变化大,四季分明,夏天南方的天气热,蚊虫多,在山上伐木种地很容易患热病或者生疮疖等,喝浓茶可以清火败毒。另一方面,由于地处深山,水冷雾湿,耕地贫瘠,物产缺乏,营养不好所以特别易得水肿之类的病,为了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在秋冬两季为了避免患水肿,又喜欢把食物用油煎炸,如过年时的炒米,油果等。这说明了瑶族先民的智慧,以及顽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四是喜欢喝酒。酒有米酒、苞谷酒、红薯酒、甜酒等,皆为自酿。瑶族人性喜豪饮,不用小杯,舀酒用瓜箪,盛酒用大碗,好在度数不高,善饮者十碗八碗不醉,饮至酣处,且舞且歌,极是热闹。常常一家来客,全寨相陪,主家诚心待客,往往罄其所有,大家不醉不归。外出劳作时,男人们也携一大竹筒灌满米酒,扛树伐木之隙,以酒解渴。

  在湘、黔、桂、滇等群山腹地,在南岭深处,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在陡峭的山地营造出一块平坦的人类生息空间。这就是瑶族民居吊脚楼。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

  瑶族同胞多生活在“地无三尺平”高山地带,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叠嶂,严峻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发挥出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去求得民族的生存。瑶族同胞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长期的斗争中,成功地把南方干栏式建筑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结合,除“千脚落地”式外,还创造了特有的一种底层悬空半吊式楼居建筑。这种建筑一般采用穿斗架式结构,用木梁柱子等穿插扣连而成,一层架空,上层铺板为楼,以木板或树皮作壁,整幢层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它既能适应当地河谷潮湿地带,也可以分布在凹凸不平的山谷陡坡。吊脚楼共分三层,底楼由石台基和支撑木柱构成,养畜放物:二楼是瑶家人的生活区,堂屋是吊脚楼的中心地带,是休闲待客、娱乐用餐的地方,正对的前廊外檐出枋悬挑,其外凸的空间造型显得优雅别致,构成了吊脚楼的一大特色。厨房和厕所设在左右两边或是在楼外搭接“偏厦”。三楼顶层为用来堆放各种粮食和杂物地方。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均用杉树皮覆盖。

  瑶族吊脚楼民居,主要为穿斗架式木结构的高脚吊脚楼,都用卯榫构筑而成,结构合理,不用一钉一铆,装饰精巧,按层发区,占地少,利用率高,功能齐全,集本民族建筑工艺之大成。它不择环境,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修建,同时又具有家庭生活的全部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附属建筑有厕所、粮仓、晒棚等,也都是采用吊脚楼形制,只是规模大小有别,它们和主体建筑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寨群落,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瑶族民居以村寨布局为特色,他们或依山傍水兴建其山寨,或是在漕谷平坝一带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房屋布局顺应地理环境,建房不占地,对地形和位置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此,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建修住宅时,他们尽可能留下平地坡土作为耕地,常常把吊脚楼修在陡峭的山坡或是潮湿的水边,形成山环村、村环田的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

  瑶族的信仰与传统观念对其寨子的选址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以树为图腾、以树美化居所,对林木的敬仰成为整个民族的观念,因而在他们世代祖居的地方,山川秀美,林木繁茂,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无尽的生存资源,美丽的乡村聚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瑶族吊脚楼的魅力表现在它位置的凌空之美,结构的巧妙之美、环境的和谐之美、材料的适宜之美。凡是去过瑶寨的人,都会被瑶族同胞的创造而感动。无论是依山就势的山寨,或是傍水而居的水寨,或是在山坳所建的村落,吊脚楼在位置选址上,都尽量避开自己的耕地。有的布局于山顶,有的排列于山腰,而有的又座落于山谷;它们或凌空飞架溪水之上,或险挂峭壁之侧,在那些看似无人能居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因形就势,依山而建的排排木楼屹立在山野的绿树丛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高高的脚柱、倾斜的楼梯、起翘的屋顶以及簇拥的附属建筑,显得格外高峻挺拔。无论在什么位置,驻足观看,都有一种仰视的凌空之美。上百幢的木质吊脚楼重重叠叠座落在陡峭的山坡,蔚为壮观。

  瑶族吊脚楼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来自于当地树木、竹子、泥巴、稻草,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能加以利用。红瑶地区多森林,建筑材料几乎全部使用杉木构成;用树枝扎棚,木板作壁,树皮代瓦,木柱架梁,建筑材料极具古朴和谐之美。吊脚楼美之所在,是对大自然的珍爱,是对环境的巧妙利用,以及因势利导的物尽其用。

  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就有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本民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谣在其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为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等。有的述说历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颂反抗压迫的起义斗争;有的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有的歌颂爱情坚贞;有的描述民族风物等等,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盘王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瑶族早在唐、宋时期开始,学习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编纂各种典籍。迄今各地瑶族民间散藏着的大量瑶族历史典籍,包括著名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和数量众多的宗教经书、歌本、家谱等等,就是瑶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贡献。《过山榜》是研究瑶族历史的宝贵资料。

  这首诗记录了瑶族同胞欢度盘王节时载歌载舞的盛况。瑶族是一个艺术细胞发达,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表达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锣鼓长鼓舞、羊角长鼓舞、度蔓尼舞、伞舞、关刀舞、赛鼓舞等,另外还有几个重要节日。

  长鼓舞是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以使用长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两种,大长鼓俗称“黄泥鼓”,瑶语“尼网雍”。最早为祭盘王时所跳。盘王为瑶族崇奉的始祖神。相传盘王一日携子上山打猎,时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摔死于梓树下。王妃痛极,命众子四山搜索,杀了那头山羊;又令用一节梓树与山羊皮制成一面鼓,并糊以黄泥浆。在为王追悼时,其子怒击长鼓,其女挥巾洒泪而舞,以示报仇伸冤。此后即被沿袭下来。传说反映了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及崇神观念。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长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内容,并不限于祭祀场合表演,同时鼓的制作也逐步趋向完善。大小长鼓两头均呈喇叭状。小长鼓腰短,长约82.5公分,鼓头直径约13.2公分,羊皮蒙面并用竹圈箍紧,大长鼓腰长,约有110公分,鼓头直径24公分,用系着铁勾的棕绳绷紧鼓面,绳子之间插入竹片用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鼓身均绘有飞龙飞凤等图案,并系有彩带。长鼓舞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多为表达欢乐的情绪。

  瑶族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瑶族办丧事,必须砍牛祭祀。砍牛的头数视家庭情况而定,有的杀7、8头之多。办丧事酒席,有些地方以猪肉豆腐为主。

  瑶族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隆重的盘王节歌会。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评王悬赏招贤,能取高王首级者, 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不料第二天,一条名叫盘户的彩狗竟衔来高王头颅。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彩狗,并封彩狗为盘王。新婚之夜,彩狗竟变成一个魁伟健壮的男子,公主大喜。以后,公主为盘王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 亡。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报父仇。以后,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到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姑娘街: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节日的小镇,一派欢乐气氛,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还有陀螺比赛也很引人注目。陀螺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两组相隔一定距离,各组的人轮流用自己旋转的陀螺去碰击对方旋转的陀螺。击中后被击的 陀螺依然在旋转者为胜。除此以外,街头巷尾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等商品及各种美味小食。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在欢乐的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服装,佩戴耳环,手镯的 瑶族姑娘;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三、四条项链的 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大银环——“批索”的哈族姑娘,有身穿镶有花边,绣着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 “鸡冠帽”的彝族姑娘。她们成群结伴,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带来的农副产品,并在货摊前选购花边,五彩丝线和耳环、手镯等银质首饰。夕阳西下,小镇上人们陆续散去,而城外田野却歌声悠扬。各民族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山坡、树下、溪边、湖畔,纵情歌唱。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荡漾在“姑娘街”上。 瑶族的春节 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一一演“耕作戏”。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在村寨的广场先要观看“耕作戏”。“耕作戏”由一人扮牛,一人伴扶犁的农夫,一人扮荷锄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看完后,青年男女纵情歌舞。歌舞中,姑娘们如果看中意中人,就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带或自己配戴的银饰,挂在小伙子腰间,以示爱慕,有些地区的瑶族新婚夫妇,则在新春佳节带上礼品,到岳父家拜年,女家必须设宴招待。席间,岳父唱山歌祝愿新婚夫妇辛勤劳动,和睦相处,白头到老。

  “赶鸟节”: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人民的“赶鸟节”。年年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撑着青布洋伞,一伙伙,一群群, 聚会山头。对男对女,或四男四女,对坐于青草坪、岩头上,或依偎茶树蔸、松树下,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 子歌,从日出到月升,渴了,喝一捧清泉:饿了,吃几个粑耙。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家,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 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耙”,任邻居小孩们取食。说是乌雀啄了耙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到了晚上,耕山人过寨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耙”,希望有个好兆头。

  倒稿节: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人民传统的欢庆丰收的日子。这时,稻子、红薯、包谷、粟米等农作物都己收割完毕,瑶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倒稿节”。在这一天之前,谁种谁收,不准乱割滥收,否则按乡规民约处以罚款。过了这天,任何人可以上山下田收捡成果,谁收谁得,不得干涉。

  “歌堂”节:是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的节日。按传统习惯,每三至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历时三天、九天不等。当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得事先通知远近的亲友前来观光。节日之夜,男女青年围着篝火,对唱情歌,以歌传情,歌长情深,通宵达旦才罢休。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裳,戴上新头巾,插上锦鸡毛;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耍歌堂”开始,即把祖公的牌位从庙中抬出来巡游、拜祭。后面伴随有锣鼓和腰鼓队,燃放土铜炮。当中老年人抬着祖公神像巡游街巷时,广场上聚集着一群群女青年、男青年则 两个一对、三个一伙,对着年轻姑娘唱起歌来。参加唱歌的青年,有时达八、九十对。小伙子一支又一支,姑娘们仔细地打量着唱歌的小伙子,暗暗地选择心爱的人。小伙子们也尽情地唱呀,求得姑娘的欢心,白天在歌堂上认识后,晚上便可独自向姑娘们唱歌求爱。节日期间,每户人家做二十至三十斤的糯米糍粑,招待亲戚朋友。每户还出若干水酒(七斤左右),供人们任意饮用。

  现代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适当利用自然资源,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 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可以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

  在瑶族几千年的林作活动中,许多内容和习惯是兼顾生态,利于环保的。首先,林木是可降解的资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瑶民们的生产生活用品,皆取之于山。瑶族谚语云:“万树千棕,一世不穷。”解放前,大同内的瑶族除盘瑶、山子瑶的种树还山外,茶山瑶、坳瑶、花篮瑶以村、氏族、家庭为单位在自有山上造林。解放后,各地瑶胞更是继承和发扬了“熟地造林”和“种树还山”的传统。瑶族人民总结道:

  文化与生态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关系。生态环境影响文化,文化也影响生态。

  南方山清水秀,冬春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大都性格内向、温和,感情一般不外露,遇事往往较谨慎,反应的速度慢,强度小,不易引起冲突。心比较细,做事比较认真。北方反之。文化也影响生态,当某族群的文化发展到相当成熟、稳定并自居体系时,它反过来对生态发生影响。尤其是宗教信仰和观念对生态的影响最大。例如,佛教主张不杀生,包括不伤害动植物和所有生命,所以佛教盛行的地区生态保护比较好。

  瑶族是一个以森林为核心的民族,对生态保护有其一以贯之的传统。瑶民们知道,如果森林不加节制地大范围砍伐,则会导致河流干涸、气候异常、土壤荒漠化,最终导致整个居住环境的崩溃,从而给本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瑶族的刀耕火种生存方式也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为前提实施的。首先,他们根据森林种类分布情况、稀密程度以及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对居住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筹划,规定哪几片森林可以砍种,哪几片森林不能砍伐,砍伐活动被严格限定在此范围之内。粗略地归纳,瑶族大致划分有下列六种林类:寨神庙山林,坟地林,防风护村林,水源林,山梁防火林,轮歇耕作林。前五种林类是严禁砍伐的,只有后一种才可轮歇砍伐耕种,当然,由于瑶族地区往往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后一种林类的面积大大超过前五种林类面积之和。

  瑶族对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还集中体现在其严格的防火措施上,从面有效地防止了区域性火灾的发生。日常生产生活中,瑶族各村寨小心防火,对村寨内的林地实行规划耕种,根据规划顺序逐块砍烧林地,对于抛荒休闲的林地则认真加以保护,尽理避免发生火灾。因此,每当烧土之前,都要仔细地清理防火道。所谓防火道,就是在土地四周数米的树林内清除残枝败叶和杂草干树皮,杜绝火灾向外蔓延的媒介物。在烧地之前,还必须由村寨有威信的“公老”沿防火道检查一遍,发现隐患即着人随时清除。如果两寨林地相连,那么烧地一方还必须邀请对方负责一道检查防火线,对方认可之后才能点火。如果烧地不慎导致邻寨林地失火,事先又没有邀请对方检查,那么就必须按照损失轻重给予相应的赔偿。遇到大面积烧土的情况,全寨男女劳动力都要出动,人们分布于林地四周,各人负责一个路段,防止“走火”。

  瑶胞们还有一套保护竹林的办法值得一书,过去他们在寻找冬笋时,用脚踩踏冬笋,碰到笋尖,便知有笋,再用竹竿挖笋,这样不致伤害竹根,有利于竹子生长。种植则按节令,“一月竹,二月木”,有条不紊。

  有学者总结说:“自然与文化的吻合是一种必然,生存环境决定生存风格。”笔者认为,这句话用来概括和阐释瑶族林作文化的生态伦理性再准确不过。广西巴马瑶族的一间故事有这样的情节:“创世祖密洛陀先造天地,接着就造大河、小河、花草树木,造鱼虾和牛马猪鸡鸭。密洛陀叫诰恩造山,诰恩不小心失了火,大火烧掉了地上所有树木花草,地面变成了一片光秃秃的荒丘。密洛陀叫牙佑买回树种,撒向大地,后来树木长满了山山岭岭,开花结果。在盖好房子后,密洛陀决定造人,她先用泥土造人没有造成,但造出了水牛缸;拿米饭造人却成了酒;又拿芭蕉叶来造人,变成蝗虫;拿南瓜、红薯造人,又变成猴子。经过几次失败后,她认为,要造出人,必须选个好地方。她先派野猪、狗熊等4种走兽去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她又派飞禽去找,啄木鸟、长尾鸟、乌鸦均未找到,最后老鹰终于找到了一个四季气候温暖如春,杜鹃花满山开放的好地方。她砍倒一棵蜜蜂在树洞里做窝的树,连树带蜜蜂窝一起扛回,白天炼三次,晚上炼三次,然后装进箱子里,过了9个月,终于造成了人。”

  剔除这则故事中宗教与虚妄的成份,我们可以看到,瑶族同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已直觉般地孕育了这样的意识:是大自然造创造了人,而不是人创造了大自然,人与大自然中其它共同体同祖同源。这个结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关于人类诞生过程的观点相一致。

  基于这样的认识,瑶族林作文化对大自然表示出了极高的尊崇之意。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香草村的爬贡山岭顶,残存有一条据称是先秦时代留下的古道遗迹,古道边有一尊天然无雕琢但却惟妙惟肖的石像,当地瑶胞称之为阿密陀佛像。每当瑶胞们开始林作之前路过石像,首要之事必当在附近寻觅一些枯枝断木,恭敬地摆放在石像之前,谓之敬柴。意即林木乃大自然与天神所赐之物,人类在使用前必先感谢天神。有了这样的敬畏之意,瑶胞们才有了“砍一棵种三棵”的传统,才有了所居之地,无不林木葱茏,绿树遍野的自然风光。

  森林之于瑶族意义重大,是其生命之源,瑶族对森林的尊崇,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恩意识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

  国内瑶族分由于140多个县市,居住地十分广阔,东起江西全南,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较多,有132万多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6%。大多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大化、富川和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内,其他则散布在全区的63个县市的山区、弄场或丘陵地带。分布在湖南省的瑶族有近30万人,主要聚居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其余散布于蓝山、宜章、宁远、陆回、洞口、淑浦、辰溪、常宁等30多个县(自治县)的山麓陡坡和丘陵河谷地带。分布在云南省的瑶族有16万人,除河口瑶族自治县和金平,富宁、勐腊的四大瑶族居住点外,其余则分散于中越、中老和中缅边境和滇中南17个县的山区或林区。分布在广东省的瑶族有10万人,主要聚居在奥北韶关、肇庆两个地区和清远市的连南、乳源、连山、阳山和东昌等11个县(自治县)的山区。分布在贵州省的瑶族近2万人,除聚居在荔波、榕江两县外,黔东南17个县的山区或弄场都有瑶族散居。江西省瑶族只有200余人,分散居住在赣南“三南”的山区或林区。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因为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瑶族的四大支系 。

  瑶族支系细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从元代开始,在湖南和湘桂粤边界地区分布的瑶族下山定居,耕种或租种居地周边的旱地和水田;或被招为瑶兵,屯田戍守;或迁徙而与汉族杂居,瑶族社会出现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山居游耕逐渐向定居定耕过渡;瑶族内部逐渐形成平地瑶、布努瑶、茶山瑶、盘瑶四大支系。

  经元、明、清朝代,随着社会发展,各支系瑶族在称谓、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支系风格与特色,逐渐分化形成新的族群和不同的支系。

  宋元时期,在湘桂粤边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瑶族人口,他们主要是过着刀耕火种生活的盘瑶和过山瑶,即当时人们所称的“高山瑶”、“生瑶”。明清两代,这一地区的部分瑶族经过文化整合,形成新的支系----平地瑶、民瑶,也就是以汉族方言语支交流的瑶族支系

  宋代,已有部分瑶族分布于广西境内的庆远府(今广西河池市一带)。明时,进去庆远府一带居住的瑶族逐渐增多,这部分瑶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苗族交往接触,民族 文化在互动和传承过程中,传统因素发生了变异,尤其是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语言向苗语支靠拢,史学界将其统称为“布努瑶”。

  关于茶山瑶的族源,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茶山瑶应是百越民族的后裔,其称谓由其居住地名茶山而来.

  茶山瑶主要集中在广西大瑶山腹地,山内还有盘瑶、山子瑶、花蓝瑶、坳瑶等来自不同地区的瑶族支系,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氏族、部族或族群进入大瑶山后长期共同居住在一起,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接触,打破了原有的族群壁垒,相互产生了民族认同感,为民族融合提供了基础,

  由于大瑶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外对山内的少数民族始终抱有歧视态度,为了共同面对山外相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山内五大族群为了生存,被迫自觉或不自觉地团结一致,形成一股自卫力量,反对山外压迫势力。

  盘瑶是瑶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支系,它包含了瑶族的大部分人口。主要操苗瑶语族语支瑶语支“勉语”或“标敏”方言。过山瑶、山子瑶、排瑶等属于盘瑶支系系列。

  盘瑶,顾名思义,其支系中有较多的盘姓瑶族。隋、唐时期,生活在湘、桂、粤边境及两广地区的瑶族先民,过这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活,以信仰盘王为祖先,隔三五年逢农历十月十六击长鼓祭祀祖先盘王,后被人们冠名为盘王节,因以祭祀盘王而被称为盘瑶。

  盘瑶与唐代的长沙蛮、武陵蛮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隋书》云:“长沙郡又有夷蜒,名曰莫徭。”当时莫徭的活动抵御涵括湘、粤、桂边界。属盘瑶支系的广东连南八排瑶族,与莫徭有着最直接的亲缘关系。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元和十年为连州刺史时,曾写下有关当地连州瑶人的 生活诗篇,如《莫徭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等,这部分很明显是八排瑶族的祖先。

  瑶族依靠大规模的分散移动,以保存其民族生存的方法,最早见于史籍记载,是在公元2~3世纪东汉时代,瑶族从居住地华中洞庭湖周围的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至今为止的一千七、八百年的漫长岁月中,瑶族以规模分散的集团为单位,北至浙江、福建,南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进而越过国境,零星扩散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这一广阔空间地带。他们除了引种水稻,并实现了定居化的一部分集团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土地,甚至也没有由几十户村落所组成的内部政治组织。这一点不同于边境地带的诸民族。显示出瑶族所特有的适应形态。瑶族是这样一个富有移动性的民族,但不是流离山野的难民群。

  据清同治《永州府志》记载,有居住在永州(今湖南江华)上五堡的“李东仂等十七户约三百名”平地瑶,原系明洪武初年被“县令周于德协同百户韩恩抚瑶下山,准买大同乡民田,秋粮一百四十一石三斗零为业,编户四十有五,每宿检点一人为千长,又立瑶老为之约束。后有征调,惟听韩恩后裔遣使”。广东阳山县三坑瑶族,自天顺年间下山,陆续开垦,批山住种。明初,朝廷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置卫、所,并招部分瑶民为兵丁屯田戍守。明朝中期,卫所屯田制度渐遭破坏,部分瑶兵成为居住在平坝地区的自耕农,受平坝地区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逐渐演变成为新的族群——“民瑶”或“良瑶”、“粮瑶”。明代,因官府的围剿、和招抚,部分瑶族下山移迁到丘陵谷地定居,长期与汉壮民族杂居交往,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如史书所言其语言习俗“已与齐民同”,成为耕种水田、旱地、纳租税的平地瑶和民瑶。

  由此看来,大部分布努瑶族从宋、元时期进入了桂东一带;至明代,因不堪官府的压迫、剥削,又逐渐从桂东南等地向桂西、桂北迁徙,特别是广东粤西和广西交界处地大藤峡瑶族起义失败后,有相当部分的瑶族进入桂西,向大石山区避难,使这一地区的瑶族人口不断增多。故《明英宗实录》上记载说:“广西庆远,池州等府,郁林、天河、柳城、洛密、马平、宜山等明县,良民数少,瑶僮数多。”

  元、明时期,布努瑶已迁徙来到广西西部,并分布于这个地区交界的贵州、云南等省一些县内,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由此看来, 广东西江流域的部分瑶族在明、清时期离开粤西进入广西后,继续不断向西南地区迁移,与大石山区瑶族相融合,形成今天的布努瑶族支系,故今天的粤西地区少见有瑶族的踪迹,原西江流域的瑶族历朝不断外迁后,导致现在的瑶族人口少之又少。

  据茶山瑶民间传说、族谱和有关学者考证,茶山瑶大约在明朝初年,分别从广东和湖南进入广西大瑶山居住。从广东来的苏、莫、钟、陶、兰、龚等粤(越)人后裔进入广西后先在梧州、藤县等地居住,后被当地土司覃千户赶入平南,再转入大瑶山,分散于古卜、六寨山,金秀、白沙、六拉777盛世国际下载、昔地、田地、平林、六竹、罗孟、岭祖、巴勒、上下卜泉等地居住。

  从湖南来的苏、莫、陶等姓氏的后裔,进入广西后,先后在南宁、百色、浔州、贵县、象州等地居住,后才进入大瑶山的六段、六定、寨保、长二、长滩、土献、长峒、滴水、花阳、道江、六拉、金田等地居住。盘瑶与唐代的长沙蛮、武陵蛮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隋书》云:“长沙郡又有夷蜒,名曰莫徭。”当时莫徭的活动抵御涵括湘、粤、桂边界。属盘瑶支系的广东连南八排瑶族,与莫徭有着最直接的亲缘关系。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元和十年为连州刺史时,曾写下有关当地连州瑶人的 生活诗篇,如《莫徭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等,这部分很明显是八排瑶族的祖先。

  八排瑶的狩猎习俗,与刘禹锡描述的情形基本相似,并一直保留到建国以前。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设立森林保护法,禁止猎杀和野生保护动物,八排瑶不再以吃尽一山走一山的集体狩猎为生计,定居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所以目前八排瑶集体围猎的情形已成历史。

  元以后,瑶族主体被迫南迁四散,但盘瑶支系始终保持着居住广泛、人口众多的特点。有明一代,由于朝廷对两广境内的瑶族实行大规模的征讨,特别是对广东罗旁山和广西大藤峡瑶族的大规模屠杀,迫使大批瑶族四散逃难,其中不少人避入广西大瑶山,这部分即今天大瑶山内的盘瑶和山子瑶。

  盘瑶习惯于刀耕火种,迁徙十分频繁,人口流失性大。盘瑶支系以农业游耕为主,“吃尽一山则他迁”,“吃尽一山过一山”,其主要种植薯、芋、菽、豆等旱地作物,“居无常,住无所”,不入“版籍”,是因为刀耕火种的游耕支系。明末清初,一些汉、壮族因不堪官府压迫剥削,逃入湘、桂、粤边界地区与瑶族杂居,或因谋生、入赘到瑶寨,受瑶族传统文化影响,自认是瑶人,人称其为平地瑶或民瑶。

  据有关学者调查,湖南江永松柏乡源头村任姓平地瑶,其始祖原籍山东青州府,明洪武元年迁至江永松柏居住;江永上圩乡义姓平地瑶,其始祖原籍山东德州平原县,北宋开宝二年因仕宦迁居舂陵(今宁远),后迁营道(今道县),宋天圣年间,移居江永上圩乡一带。

  上个世纪因战乱迁往东南亚各国,再从东南亚迁居到美国、加拿大等地的瑶民后裔,因生活环境改变,已失却林作文化。

  (1)、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传统文化——盘瓠文化。瑶族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盘瓠神话与瑶族渊源有密切关系。瑶族笃信盘瓠,把他作为本族的祖先、民族英雄、传授生产知识的神,形成了以盘瓠为核心的瑶族古代传统文化——盘瓠文化。盘瓠文化贯穿于瑶族民间的神话、宗教、习俗节日、舞蹈和道德观念中,如盘王节就是瑶族举行祭祀祖先活动的节日,也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近几年,一些地方将盘王节列为法定的民族节日,以增强瑶族的内部聚合力。

  (2)、瑶族宗教文化糅合道教和本民族原始宗教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宗教信仰。这个特点在中国云南瑶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各种道教神仙成为瑶族崇拜的对象;道教祭祀活动与瑶族固有的自然崇拜相融合,有世俗性;村社的祭祀活动道教化;男子“度戒仪式”道教化等。但移居东南亚的少部分瑶族改信基督教或佛教,说明迁移的瑶族的宗教信仰已部分本土化。

  (3)、瑶族居住分散,分布面广,但有很强的民族自我意识、寻根意识和认同意识。瑶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欧、美一些国家。中国瑶族散居于南方数省,分布面达一百二十多个县,形成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但不论是居住在中国或是散居在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瑶族,都有民族认同感。即使在乱世荒年,瑶族也曾用《寻亲歌信》寻找失散的同根族人,表现了极强的内聚力。海外瑶族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是中国瑶族,近几年来他们不断到中国寻根。

  (4)、瑶族不仅有丰富的口传史料,还有流传久远的《过山榜》。《过山榜》出现的时间大约在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582年),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瑶族中均有发现,共有一百多种。《过山榜》讲述了瑶族的起源、姓氏由来、祖先迁徙及有关过山耕种的内容。《过山榜》为研究古代瑶族文化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是揭开古代瑶族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过山榜》自古以来为瑶族所珍藏,是瑶族文化的瑰宝。

  (5)、瑶族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瑶族迁徙频繁,他们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各地的差异很大。以中国瑶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例,属于苗瑶语族瑶语支(即勉语)的占50%,属于苗语支(即布努语)的占40%。每种语又有不同方言。不少瑶族人还会讲汉语、壮语、苗语,甚至海南瑶语与云南瑶族语言相通。海外瑶族中有部分人会讲所住国官方语言。此外,各地瑶族的自称、他称以及服饰也有很大差异。

  (6)、瑶族古老的道德规范一直传承至今。中国瑶族和东南亚瑶族至今仍保留了大部分的传统道德规范,传统道德中的许多观念一直对瑶族有很大影响。如瑶族的原始平等观念、互相协作观念、非己物不取观念、克己为公观念、讲信用观念等,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重视传统教育,吸收汉文化教育。在中国大陆瑶族中有“丛会”组织,它结合祭社活动,每年在寨老家举行2-4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一年中的大事,并制定社约以约束村民,同时也利用歌谣、故事或读经来进行文化教育。此外,瑶族男子一般都要接受汉文化教育。瑶族的《过山榜》、《寻亲歌信》等重要文献均用汉字书写,对瑶族人学习汉文化也起到一定作用。

  (8)、历史上,瑶族整体科技水平落后,这是瑶族文化中的一个负面因素,也影响了瑶族整个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于瑶族长期处于频繁迁徙的状态,缺乏科技的积淀,加之瑶族的整体民族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瑶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比如农耕技术,长期以来都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农业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社会的变迁,包括瑶族林作文化在内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面临着现代生活方式、外来文化等的巨大冲击,如何调适、确定瑶族林作文化在当代世界民族文化中的坐标,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到瑶族社会现代化的方向、进程及结果。无疑,对瑶族林作文化的昨天和今天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瑶族文化发展的方向。

  著名社会人文学家费孝通老先生为座落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盘王殿落成式题偈云:“盘王始祖随身带,木本水源不可忘。”诚哉斯言!善哉斯言!木本水源,乃瑶族存身之本,立身之基。在环保形势空前严峻的当今世界,对瑶族林作文化的追索探寻、总结求新,之于我们地球人而言,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弥久益昌之盛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