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分类>>

777盛世国际下载三大修缮原则 让一劳大旧址再现百年前红色工运风云

2024-08-20
浏览:
返回列表

  

777盛世国际下载三大修缮原则 让一劳大旧址再现百年前红色工运风云

  今年适逢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6月27日,经过为期一年整体修缮和展陈提升改造升级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以下简称“一劳大旧址”)重新对公众开放。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创造了“五个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的空前盛会;第一次实现了全国工会和有组织工人的团结与联合;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八小时工作制案”;第一次明确了以“产业组合”作为建会的组织原则;第一次提出成立全国总工会。

  2006年,历经三年考证,广州市确定了“一劳大”旧址作为重要革命史迹的历史身份。2011年,广州市总工会在旧址推出广州工人运动历史展陈。2021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广东省总工会、广州市总工会对旧址进行整体修缮及展陈提升改造,努力打造标志性、示范性中国工人运动红色文化阵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基层党组织活动基地,成为全国工会系统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和工运历史研究的核心阵地,更好地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守初心、跟党走的光荣传统。

  此次“一劳大”旧址整体修缮背后有何故事?记者了解到,“修旧如旧”“减轻负重”“功能聚焦”是此次“一劳大”旧址修缮及陈列改造提升工作所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拆除了加建的隔墙、夹层、雨棚等设施,为文物“减负”,此外还取消原来设置在主楼的会客室、办公室、职工书屋、职工大学堂等功能,替代以临展、场景复原以及工运史料阅览中心等贴合文物保护和历史宣传的轻功能附属设施。从高处俯瞰,便可将“一劳大”旧址礼堂全貌一览无余。

  一劳大旧址位于海珠区滨江西路230号,历经百年风雨,这处建筑依然存留完整。整个旧址由南北两幢建筑组成。建筑可用面积约3800平方米,空间之大在广州全市红色史迹中较为少见。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作为多个工会办公场所及职工业余大学等,沿袭了职工教育培训、会议、演出等诸多功能。穿越百年,一劳大旧址内的原木旋转楼梯、窄窄的长廊、老式花阶砖、西式壁炉和门窗等百年前的原物,依然熠熠生辉。

  “这两幢建筑本身就是一劳大旧址最值得关注的文物。”文物建筑修缮专家、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曾在2006年、2022年两度参与“一劳大”旧址修缮工作。他告诉记者,第一次修缮先修复了开幕的礼堂,之后才修复主楼,“当时礼堂的门口早就没了,我们结合附近老人的口述及参考很多礼堂、会场大门的设置,设计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拱形门,恢复了礼堂的阁楼,并对破损的窗户进行了更换。”

  对于此次修缮,汤国华则表示要求更严,是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按照原状进行修缮,“文物最是讲究保持原状,下一步还将继续探究建筑中哪些是原状,哪些是后来加上的,对于一些后加的不必要的东西,将会进行拆除。”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场,内部空间轩敞,中式金字顶砖木结构,辘灰筒瓦屋面,淡黄色外墙。本次修缮,礼堂布置完全参照历史记载还原了100年前的实景:主席台中央设有工人讲坛,上方悬挂标语和口号。会场正上方的红色五星代表了工人阶级团结抗争的坚定信念,周围悬挂的小红旗上写着“劳工神圣”“工作八小时”等劳动标语。

  “礼堂主席台上方,长约20米的波浪状木制垂幕就是百年前的原物。”汤国华说,整个垂幕由红黄白绿四色组成,十分漂亮。

  广州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劳大会场部分重点是修旧如旧,包括对筒瓦屋面进行检漏和补灰;檩条进行重新打磨及防腐处理,对开裂严重的檩条进行更换;桁架等钢结构进行除锈,连接薄弱的地方进行补强处理;对风化破损木隔墙、木楼板、木楼檩、木楼梯进行修补及防腐处理;对腐蚀严重舞台木地板进行整体更换处理;对开裂的墙面进行修补等等。

  主楼部分,则在修旧如旧的同时,结合功能聚焦,着力减轻负重。对水磨石地面破裂处进行修补,对破损缺失的花阶砖进行更换。同时,拆除主楼面绿化、屋面休闲区木质结构、屋面钢结构楼梯,拆除加建的隔墙、钢结构夹层,附属楼楼梯雨棚、附属楼屋面水箱,内院的钢结构雨棚等,切实为文物建筑“减负”。

  此外,还取消原来设置在主楼的会客室777盛世国际下载、办公室、职工书屋、职工大学堂等功能,替代以临展、场景复原以及工运史料阅览中心等贴合文物保护和历史宣传的轻功能附属设施,实现功能聚焦。

  此次修缮还从文物长期保护着眼,对主楼屋面、外廊、各层卫生间等有防水功能要求的房间进行检漏及防水处理,对受潮发霉、开裂和渗漏的墙体进行修补,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力争使文物长久安全。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修缮提升中,广州市总工会聚焦保护红色遗产、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重要功能,着力保留建筑的历史价值,通过打造精彩基本陈列、布设丰富配套临展、开辟红色工运阅读空间,实现展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统一,最大限度发挥革命文物的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将“红色资源”和“党史学习教育”串珠成链,广泛传播革命文物和革命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修缮一新的一劳大旧址主楼一楼大厅和礼堂恢复原貌;二楼用于基本展陈;三楼主要用于临展;四楼为新中国成立后加建,用作红色阅读空间。

  在此次旧址修缮升级过程中,还挖掘出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与旧址的一段缘分。巴金先生1933年第一次来广州就住在旧址主楼三楼,在这里他写下了散文名篇《海珠桥》。目前,旧址三楼还原了巴金先生寝室场景,并开辟了文化沙龙体验区,为职工文学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

  近年来,广州市总工会常态化开展工运文物、史料征集和整理工作,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大罢工委员会纪念馆旧址以及其他红色工运史迹管理单位,广泛征集反映、记录各个历史时期工人运动发展历程、有重要影响的红色史迹和文献等,这些都为一劳大旧址此次修缮提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接下来,广州市总工会将牢牢把握中国领导中国工人运动这条主线,以纪念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为契机,整体布局、融合推动,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路径,积极打造全媒体、立体化、多元化和流动式的全新“红色工运文化传播长廊”,引导职工群众铭记工运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搜索